当前位置:中医临床三基(护士)题库>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题库

问题:

[多选,X型题] 下列发生气胸后处理正确的是()

立即输液。立即报告医师。让患者卧床或半坐卧位休息,配合医师进行对症处理。吸氧、输液、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行胸腔穿刺抽气。

问题:

[多选,X型题] 以下预防血肿的措施正确的是()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针刺时避开血管。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切忌强力捣针。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容易出血的穴位如太阳、百会、合谷、面部穴位等久按。患者不适时移动体位。

问题:

[多选,X型题] 断针的原因有()

针具质量差,或针身、针根有剥蚀损伤。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留针时患者体位改变。遇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并强力抽拔。外物碰压。

问题:

[多选,X型题] 下列弯针处理正确的是()

弯针后,用力捻转、提插拔针。顺着针弯曲的方向将针慢慢退出。若患者体位改变,则应嘱患者恢复原来的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留针,不处理。用镊子夹出。

问题:

[多选,X型题] 下列晕针处理正确的是()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迅速取出。患者半卧,头部抬高,松开衣带,注意保暖。清醒者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如发生晕厥,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内关、素寥、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症状仍不缓解,可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问题:

[多选,X型题] 下列灸法时处理正确的是()

施灸时应防止艾火脱落,以免烧伤皮肤和点燃衣服被褥。施灸的顺序一般为先上部、后下部,先腰背部、后胸腹部。实寒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法;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黏膜附近、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灸后局部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局部出现水疱,小者可任其自然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挑破,放出水液,涂以甲紫,并以消毒纱布包敷。

问题:

[多选,X型题] 下述刮痧时处理正确的是()

室内空气流通,忌对流风,以防复感风寒。操作中用力适中、均匀,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反复来回刮。刮痧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刮痧后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刮痧后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问题:

[多选,X型题] 可用于发泡疗法的中药是()

毛莨。白芥子。人参。斑蝥。金银花。

问题:

[判断题] 保胎孕妇宜针刺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通经活络腧穴。()

正确。错误。

问题:

[判断题] 对一些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疾病,须增加留针时间,可延长至1小时或数小时,并间歇予以行针,保持一定刺激量,增强疗效。()

正确。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