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第十三节蠕虫病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62岁,回族,退休教师,因“右上腹胀痛5个月,明显加重2月余”来诊。查体:消瘦面容;肝区可触及囊性包块;余未见明显异常。细粒棘球蚴对人体的危害包括()

A.掠夺宿主营养。机械压迫。毒性损害。直接侵蚀。吸取宿主血液。变态反应。直接摄取宿主肠道中的营养物质。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62岁,回族,退休教师,因“右上腹胀痛5个月,明显加重2月余”来诊。查体:消瘦面容;肝区可触及囊性包块;余未见明显异常。该病例确诊还须排除的疾病包括()

A.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肝脓肿。肝海绵状血管瘤。继发性肝癌。泡型包虫病。多囊肝。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62岁,回族,退休教师,因“右上腹胀痛5个月,明显加重2月余”来诊。查体:消瘦面容;肝区可触及囊性包块;余未见明显异常。该病的确诊依据包括()

A.患者与犬有密切接触史。慢性起病,右上腹胀痛。肝可触及囊性包块。腹部B型超声:肝右叶一较大囊肿样回声区,边界清楚,约7cm×5cm。包虫IgG(+)。皮内试验(+)。手术取出囊肿检查,外璧完整,镜下发现多个包虫原头蚴及其散落小钩。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0岁,因“发热5个月,腹胀、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1个月”来诊。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7.5~38.5℃,无明显规律。发热时精神、食欲尚好,无乏力、肌肉酸痛,仍能正常参加工作。按感冒治疗效果不好,发热持续1个月后停止,3周后又出现发热,性质同前,反复发作。在多家医院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症状反复。1个月前渐出现腹胀,牙龈出血(饭后明显),搔抓处皮肤有出血点。患者6个月前从四川来广东打工。查体:贫血貌,一般情况尚好,浅表淋巴结肿大,部分淋巴结融合成块,活动尚好;心、肺正常;肝肋下4cm,脾肋下平脐,质地硬,无触痛。血常规:Hb89g/L,RBC3.12×1012/L,WBC2.1×109/L,N0.15,PLT42×109/L;Alb28g/L,Glob52g/L。为明确诊断,应最先进行的检查是()

A.血培养。淋巴结活检。血涂片找疟原虫。骨髓检查。PPD试验。肥达反应。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0岁,因“发热5个月,腹胀、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1个月”来诊。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7.5~38.5℃,无明显规律。发热时精神、食欲尚好,无乏力、肌肉酸痛,仍能正常参加工作。按感冒治疗效果不好,发热持续1个月后停止,3周后又出现发热,性质同前,反复发作。在多家医院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症状反复。1个月前渐出现腹胀,牙龈出血(饭后明显),搔抓处皮肤有出血点。患者6个月前从四川来广东打工。查体:贫血貌,一般情况尚好,浅表淋巴结肿大,部分淋巴结融合成块,活动尚好;心、肺正常;肝肋下4cm,脾肋下平脐,质地硬,无触痛。血常规:Hb89g/L,RBC3.12×1012/L,WBC2.1×109/L,N0.15,PLT42×109/L;Alb28g/L,Glob52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黑热病。疟疾。结核。伤寒。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0岁,因“发热5个月,腹胀、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1个月”来诊。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7.5~38.5℃,无明显规律。发热时精神、食欲尚好,无乏力、肌肉酸痛,仍能正常参加工作。按感冒治疗效果不好,发热持续1个月后停止,3周后又出现发热,性质同前,反复发作。在多家医院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症状反复。1个月前渐出现腹胀,牙龈出血(饭后明显),搔抓处皮肤有出血点。患者6个月前从四川来广东打工。查体:贫血貌,一般情况尚好,浅表淋巴结肿大,部分淋巴结融合成块,活动尚好;心、肺正常;肝肋下4cm,脾肋下平脐,质地硬,无触痛。血常规:Hb89g/L,RBC3.12×1012/L,WBC2.1×109/L,N0.15,PLT42×109/L;Alb28g/L,Glob52g/L。该病的特效治疗药物是()

A.青霉素。锑剂。乙胺嘧啶。氯喹。吡喹酮。红霉素。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5岁,山西人,已婚,自由职业者,因“发热2月余”来诊。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轻。先后在2家大医院进行常规检查,未发现发热原因,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无效,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无效。既往体健,经常饮酒。生于山西,经常来往于陕西、淮南。查体:T39℃,P102次/min;贫血貌,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约4cm、剑突下约6cm,质软,无压痛,脾肋下约3cm,质软,无触痛。下一步处理措施是(提示治疗后,病情反复,脾明显大,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减低。)()

A.继续单纯药物治疗。脾切除。脾切除术后继续病原治疗。治疗1年后无复发者视为治愈。治疗后无须随访。治愈者仍需防护白蛉等传染源。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5岁,山西人,已婚,自由职业者,因“发热2月余”来诊。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轻。先后在2家大医院进行常规检查,未发现发热原因,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无效,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无效。既往体健,经常饮酒。生于山西,经常来往于陕西、淮南。查体:T39℃,P102次/min;贫血貌,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约4cm、剑突下约6cm,质软,无压痛,脾肋下约3cm,质软,无触痛。有助于确诊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常规。血、尿、粪培养。反复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及培养。结核杆菌相关标志物。肥达反应及外-斐反应。HIV、EBV、CMV标志物。腹部超声或CT。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5岁,山西人,已婚,自由职业者,因“发热2月余”来诊。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轻。先后在2家大医院进行常规检查,未发现发热原因,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无效,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无效。既往体健,经常饮酒。生于山西,经常来往于陕西、淮南。查体:T39℃,P102次/min;贫血貌,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约4cm、剑突下约6cm,质软,无压痛,脾肋下约3cm,质软,无触痛。确诊为(提示3次骨髓穿刺涂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未发现诊断线索。复查血常规发现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进行性下降。再次骨髓涂片,找到稀少无鞭毛体。)()

A.伤寒。病毒性肝炎。黑热病。疟疾。结核。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