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贵州住院医师急诊科题库>感染性心内膜炎题库

问题:

[单选] 男性,40岁,8个月前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近1个月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8~38.8℃,化验Hb8.2g/L,尿RB:5~6个/HP,血培养结果未回报。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A . 青霉素
B . 链霉素
C . 头孢菌素
D . 两性霉素
E . 氯霉素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主要是() 手术治疗。 西咪替丁。 维生素D。 葡萄糖酸钙。 碳酸锂治疗。 男患,26岁,以"右耳疼痛、闭目不全,左口角流涎5天"为主诉入院。查体:右外耳道有较密集疱疹,右侧额纹消失,Bell征(+),右侧闭嘴无力,余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下列治疗不正确的是()。 B族维生素。 苯妥英钠。 皮质类固醇激素。 保护左眼角膜。 阿昔洛韦。 椎管内肿瘤预后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肿瘤性质,良性肿瘤预后良好。 肿瘤部位,通常髓内肿瘤预后差。 病人术前的一般状况及神经功能状态。 肿瘤的切除程度,及是否有手术副损伤。 男,68岁,患"胃炎"20余年,因突然出现全腹剧烈疼痛,病人被动屈曲位,初体温正常,后出现最高体温38.5℃,脉搏110次/分,查体:腹式呼吸减弱,腹肌紧张不明显,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上腹部为重;X线立位平片示小肠普遍胀气,并见小液气平面,膈下见游离气体。根据上述症状及体征,最可能诊断为() A.胃出血。 胃穿孔。 肠梗阻。 急性胃肠炎。 胆绞痛。 以下有关"调节准确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调节准确度是调节需求与调节反应之差。 如调节需求大于调节反应,则为调节滞后。 近视患者屈光矫正后,视近时常表现为1D左右的调节滞后。 近视患者屈光完全矫正后,视远时往往可以测得1D左右的调节超前。 远视患者视近时往往表现为调节超前。 男性,40岁,8个月前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近1个月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8~38.8℃,化验Hb8.2g/L,尿RB:5~6个/HP,血培养结果未回报。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患者为晚期人工瓣心内膜炎,感染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首选青霉素治疗。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