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题库>临床药理学题库

问题:

[单选] 对于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A . 能缩短浦肯野纤维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B . 是窄谱抗心律失常药
C . 对传导速度的作用,受细胞外液K+浓度的影响
D . 对心肌的直接作用是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
E . 治疗剂量就能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

pKa指() 药物99%解离时溶液的pH。 药物90%解离时溶液的pH。 药物50%解离时溶液的pH。 药物全部解离时溶液的pH。 药物不解离时溶液的pH。 患者女,57岁。患糖尿病10年,高热1周前来就诊。实验室检查:Hb106g/L,PLT412×109/L,WBC38×109/L,中性中幼粒细胞0.10,中性晚幼粒细胞0.15,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34,嗜酸粒细胞0.01,嗜碱粒细胞0.01,淋巴细胞0.20,单核细胞0.04,成熟中性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和空泡。诊断考虑的疾病有() A.恶性肿瘤。 类白血病反应。 脾功能亢进。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纤维化。 淋巴瘤。 患者女,18岁,因胸痛伴呼吸困难1个月入院。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血胸,给予抽胸腔积液治疗1个月,胸痛缓解出院。出院后第2天再次出现胸痛,遂来诊。自幼有反复鼻出血史。查体:Bp100/76mmHg。神志清,精神紧张。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左背下部可闻及收缩期3/6级吹风样杂音。双手及背部可见散在红色血管瘤,直径1~2mm,压之褪色。双下肢无水肿。如果患者最终采用口服西地那非进行治疗,指南推荐的服用方法是() A.100mg,1次/d。 B.50mg,1次/d。 C.30mg,2次/d。 D.50mg,2次/d。 E.20mg,3次/d。 F.25mg,3次/d。 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史,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图5-28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变异型心绞痛。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对氧治疗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以纠正低氧血症和提高氧供为目的。 重度通气障碍对氧治疗较敏感,疗效较好。 轻度肺部感染对氧治疗较敏感,疗效较好。 当肺泡完全萎陷时,氧治疗效果很差。 当肺泡血液灌流完全停止,氧治疗效果很差。 对于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