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护理学护师题库>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题库

问题:

[单选,A3型题]

患者男,40岁。精神分裂症病史10年,近两个月服用大剂量氯氮平治疗,3天来发热,畏寒,39.5℃,查血常规:WBC0.4×109/L,经积极地应用白细胞成分血,肌内注射白细胞药物,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症状逐渐减轻,但第7天,出现大便次数增多,6~7天后,自述肛门周围疼痛,查大便涂片,为白色念珠菌生长;肛指检查:肛周可触及4~5cm大小的肿物,有波动感。

此时最恰当的治疗选择是()

A . A.继续抗生素治疗
B . B.理疗
C . C.切开引流
D . D.免疫治疗
E . E.敷中药膏

患者男,45岁。1个月前行脾切除术后经锁骨下静脉导管输液,因肝功能异常转入感染科,3天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穿刺部位有弥散性红斑和炎性分泌物,并有疼痛感。此时患者应诊断为() A.术后发热。 B.呼吸道感染。 C.血管相关性感染。 D.手术切口感染。 E.因肝病引起的发热。 患者男,45岁。1个月前行脾切除术后经锁骨下静脉导管输液,因肝功能异常转入感染科,3天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穿刺部位有弥散性红斑和炎性分泌物,并有疼痛感。此感染应属于() A.穿刺部位感染。 B.穿刺部位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C.穿刺部位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D.穿刺部位无菌化脓不属于感染。 E.穿刺部位无菌化脓属于病毒感染。 患者男,45岁。1个月前行脾切除术后经锁骨下静脉导管输液,因肝功能异常转入感染科,3天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穿刺部位有弥散性红斑和炎性分泌物,并有疼痛感。应怎样预防,除外() A.医护人员必须贯彻WHO的三条安全注射标准。 选择合适的导管。 植入时应严格无菌技术。 加强插管部位的护理。 出现指征则立即进行穿刺。 患者男,40岁。精神分裂症病史10年,近两个月服用大剂量氯氮平治疗,3天来发热,畏寒,39.5℃,查血常规:WBC0.4×109/L,经积极地应用白细胞成分血,肌内注射白细胞药物,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症状逐渐减轻,但第7天,出现大便次数增多,6~7天后,自述肛门周围疼痛,查大便涂片,为白色念珠菌生长;肛指检查:肛周可触及4~5cm大小的肿物,有波动感。对该患者实行的防控措施是() A.消化道隔离。 呼吸道隔离。 接触隔离。 床边隔离。 保护性隔离。 患者男,22岁。近一个月来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低热,夜间盗汗;咳嗽,有少量的黏痰。查体:37.8℃,P:90次/分,BP:110/70mmHg。胸部听诊:右锁骨上下及肩胛区可闻及湿性啰音,X线检查示:右侧肺尖结核。痰涂片找到结核杆菌。诊断:右侧肺结核。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是() A.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体液传播。

患者男,40岁。精神分裂症病史10年,近两个月服用大剂量氯氮平治疗,3天来发热,畏寒,39.5℃,查血常规:WBC0.4×109/L,经积极地应用白细胞成分血,肌内注射白细胞药物,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症状逐渐减轻,但第7天,出现大便次数增多,6~7天后,自述肛门周围疼痛,查大便涂片,为白色念珠菌生长;肛指检查:肛周可触及4~5cm大小的肿物,有波动感。

此时最恰当的治疗选择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