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专业知识题库>骨及软骨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B型题] 低于峰值骨量的2.5个标准差以上称()

A . 低骨量
B . 骨质疏松症
C . 严重骨质疏松
D . 骨折阈值
E . 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

下面对术后镇痛常用给药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间断给药:根据半衰期和作用时间间断给药,缺点是镇痛不连续,药效减弱时,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如果采用肌内注射方法,患者将更加难以接受。 连续给药:使用微量泵连续经静脉、皮下和椎管内给药,镇痛效果连续,满意度高;缺点是如药量设置不当,久输后可能药物蓄积而出现不良反应。 患者自控镇痛:使用多功能、具安全控制系统的微电脑输液泵,患者通过按压给药按钮自行给药,来满足个人镇痛需要。 PCA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提高镇痛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节省用药,不良反应较少。根据给药途径不同可分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患者自控皮下镇痛、患者自控外周神经阻滞镇痛和患者自控气管内镇痛、患者自控鼻腔镇痛等。 超前镇痛:在伤害性冲动产生之前给予镇痛药物,阻断伤害性刺激后神经和神经元过度兴奋和递质过度释放,从而减低疼痛强度。 男性,76岁,因"发热、血压低3天"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0×109/L,现给予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经补液后患者血压仍低,以下哪种血管活性药物首选() A.多巴酚丁胺。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 硝酸甘油。 女性,60岁,间断浮肿2年,加重半月,伴气急、咯血3天,血压150/90mmHg,腹水征阳性,尿蛋白(++++),红细胞0-2个/HP,血白蛋白20g/L,甘油三酯2.1mmol/L,双肾大,双肾静脉主干有血栓如做肾穿,最可能的病理类型为() A.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炎。 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 膜性肾病。 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用于() 两个样本率的比较。 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多个均数间的比较。 配对分类资料的比较。 列联表行列是否存在联系的分析。 男性,76岁,因"发热、血压低3天"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0×109/L,现给予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患者经补液后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痰,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立即给予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给予呋塞米静脉注射。 继续补液。 给予补钾。 给予补充白蛋白。 低于峰值骨量的2.5个标准差以上称()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