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题库>传染病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男性,8岁。于8月19日开始发热,头痛,当时测体温38℃,在外院诊断为上感,给予布洛芬退热,头孢菌素静滴无效,8月22日出现嗜睡,体温高达40℃,8月23日因昏迷伴抽搐入院。查体:神志不清,压眶有反应,体温40.5℃,血压、呼吸正常,双瞳孔等大,皮肤黏膜无出血点,颈强阳性,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近期有结核患者接触史。该患者感染过程中出现最早的有诊断意义的抗体是()。

A . A.补体结合抗体
B . 血凝抑制抗体
C . 中和抗体
D . Vi抗体
E . 特异性IgM抗体

女性,25岁。多关节肿痛1年来诊,包括双腕、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膝关节,伴晨僵2小时,查体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双腕关节肿。X线检查结果显示,双手指关节端骨质疏松,可见少量囊性变,部分腕关节间隙模糊,适宜此患者的治疗方案是()。 A.单用非甾体抗炎药。 激素+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甲氨蝶呤。 非甾体抗炎药+柳氮磺吡啶。 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 女性,25岁。多关节肿痛1年来诊,包括双腕、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膝关节,伴晨僵2小时,查体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双腕关节肿。X线检查结果显示,双手指关节端骨质疏松,可见少量囊性变,部分腕关节间隙模糊,适宜此患者的治疗方案是()。 A.单用非甾体抗炎药。 激素+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甲氨蝶呤。 非甾体抗炎药+柳氮磺吡啶。 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关键是() A.去除病因和铁剂治疗。 B.输血。 C.注意休息,适量活动。 D.牙齿和舌头变黑停止铁剂治疗。 E.骨髓移植。 男性,8岁。于8月19日开始发热,头痛,当时测体温38℃,在外院诊断为上感,给予布洛芬退热,头孢菌素静滴无效,8月22日出现嗜睡,体温高达40℃,8月23日因昏迷伴抽搐入院。查体:神志不清,压眶有反应,体温40.5℃,血压、呼吸正常,双瞳孔等大,皮肤黏膜无出血点,颈强阳性,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近期有结核患者接触史。该患者感染过程中出现最早的有诊断意义的抗体是()。 A.补体结合抗体。 血凝抑制抗体。 中和抗体。 Vi抗体。 特异性IgM抗体。 男性,8岁。于8月19日开始发热,头痛,当时测体温38℃,在外院诊断为上感,给予布洛芬退热,头孢菌素静滴无效,8月22日出现嗜睡,体温高达40℃,8月23日因昏迷伴抽搐入院。查体:神志不清,压眶有反应,体温40.5℃,血压、呼吸正常,双瞳孔等大,皮肤黏膜无出血点,颈强阳性,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近期有结核患者接触史。该患者感染过程中出现最早的有诊断意义的抗体是()。 A.补体结合抗体。 血凝抑制抗体。 中和抗体。 Vi抗体。 特异性IgM抗体。 男性,8岁。于8月19日开始发热,头痛,当时测体温38℃,在外院诊断为上感,给予布洛芬退热,头孢菌素静滴无效,8月22日出现嗜睡,体温高达40℃,8月23日因昏迷伴抽搐入院。查体:神志不清,压眶有反应,体温40.5℃,血压、呼吸正常,双瞳孔等大,皮肤黏膜无出血点,颈强阳性,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近期有结核患者接触史。该患者感染过程中出现最早的有诊断意义的抗体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