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题库>第五章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题库

问题:

[单选]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来源可分为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三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

A . A.接触因素、辐射因素、传染因素
B . B.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C . C.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有毒因素
D . D.浓度因素、强度因素、生物因素

某焦化厂配煤操作岗位,检测出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工厂为降低粉尘浓度,减少对职工身体的危害,物料输送时采用水雾化喷洒尘、地面洒水等形式的湿式作业,但发现湿式作业对降低粉尘浓度的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粉尘比重较轻。 B.粉尘比重较重。 C.粉尘的亲水性强。 D.粉尘的亲水性弱。 计算题: E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5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数量20万件,成本700万元;本月投产200万件,月末完工180万件。 (2)月初产成品40万件,成本2800万元,本期销售140万件,单价92元。产成品发出时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3)本月实际发生费用:直接材料7600万元,直接人工4750万元,变动制造费用95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2000万元,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570万元,固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300万元。 (4)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陆续投入,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为50%。 (5)为满足对外财务报告的要求,设置“固定制造费用”科目,其中“固定制造费用—在产品”月初余额l4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产成品”月初余额560万元。每月按照完全成本法对外报送财务报表。 要求: 抗酸染色后,抗酸杆菌染成蓝色,非抗酸菌染成红色。 关于结构吊装方法正确的有() A.分层分段流水吊装法便于构件的吊装、校正、焊接及接头灌浆等工序的流水作业。 B.分层分段流水吊装法起重机在每一施工段内作多次往返开行,每次开行吊装该段内某一种构件。 C.分层大流水吊装法为在每个施工层不再划分施工段。 D.分层大流水吊装法容易组织流水作业。 E.综合吊装法工作效率高。 计算题: D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其股票于2009年8月1日的收盘价为每股40元。有一种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看涨期权,执行价格为42元,到期时间是3个月。3个月以内公司不会派发股利,3个月以后股价有2种变动的可能:上升到46元或者下降到30元。3个月到期的国库券利率为4%(年名义利率)。  要求: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来源可分为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三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物理因素(例如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生物因素(例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