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三基(临床输血学)题库>第八章输血相关性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 关于预防输血所致疟疾下列哪项正确

A . 必须在疟疾流行区,有条件时对献血者作血清学检测
B . 可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促使疟原虫出现于外周血中,以提高血涂片阳性检出率
C . 在疟疾流行区的受血者,都应服用抗疟药
D . 以上均是

成人T细胞白血病可分为几型 二型。 三型。 四型。 五型。 国内主张用何种剂量60Co辐照血液成分以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5~10GY。 15~20GY。 25~30GY。 40~50GY。 关于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发病急,多在输血后4~30天,平均10天。 治疗效果较好,大多数转为慢性。 多见于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输血后。 有发热、皮疹、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全血细胞减少和感染。 有疟疾病史者,须在病愈后几年才能献血 一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关于输血所致疟疾临床特点下列哪项正确 周期性定时发作性寒战、高热和大汗淋漓;间隙期症状明显缓解。 高度疑诊疟疾而多次血涂片检查阴性,可作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疟原虫。 临床上疑诊疟疾,但多次未查到疟原虫,可试用氯喹作治疗性诊断。 以上均是。 关于预防输血所致疟疾下列哪项正确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预防输血所致疟疾必须在疟疾流行区,有条件时对献血者作血清学检测(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筛选疟原虫抗体阳性者,也可用注射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一次)的方法,促使疟原虫出现于外周血中,以提高血涂片阳性检出率。对输入疑有疟原虫污染血液的受血者,或在疟疾流行区的受血者,都应服用抗疟药(口服磷酸氯喹)预防。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