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题库>检验仪器学题库

问题:

[单选] 分别使用光镜的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同一细胞标本相,可发现在低倍镜下()

A . 相较小、视野较暗
B . 相较小、视野较亮
C . 相较大、视野较暗
D . 相较大、视野较亮
E . 相及视野的亮度均不改变

下面对颅脑CT后处理技术应用正确的是() 颅脑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摄影。 观察脑时用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 骨窗的窗宽1500~2000HU,窗位300~500HU。 观察软组织时用窗宽400~500HU,窗位30~60HU。 疑桥小脑角区病变者用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 某患者长期输注静脉高营养,出现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原因是()。 胰岛素分泌不足。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 深静脉插管感染导致的败血症。 渗透性利尿、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营养液被污染。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应至少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 1小时。 1.5小时。 2小时。 3小时。 36岁,女性,拔牙术后10天,寒战高热一周,咳嗽,咳脓性痰,300ml/d,有臭味,考虑引起本病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肺炎球菌。 厌氧菌。 化脓性链球菌。 患者,男性,37岁,双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耳鸣20天。检查:Vod0.1,Vos0.3,双眼角膜透明,KP(+),前房中深,Tyn(+)。虹膜可见Koeppe结节,晶状体前囊散在少许色素颗粒,玻璃体混浊(+),双眼视乳头充血,边界模糊,后极部视网膜灰色水肿,轻度隆起,并见皱褶。关于该患者的辅助诊断,说法错误的是() A.B超可出现弥漫脉络膜增厚,后极部视网膜浅脱离。 B.免疫学检查可能发现HLA-DRW53阳性。 C.脑脊液淋巴细胞随炎症复发而升高。 D.FFA可出现多湖状荧光积存。 E.多数患者发病前均有类似病毒感染的一些症状。 分别使用光镜的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同一细胞标本相,可发现在低倍镜下()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