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题库>事故案例分析题库

问题:

[单选] 喷管是()

A . 用来使气流降低压力增加速度的管道
B . 用来使气流产生喷射作用的管道
C . 用来使气流产生喷灌作用的管道
D . 用来使气流降低速度增加压力的管道

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发生爆燃事故。事故经过:某年2月,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在焊接一处管线连接处时,没有对距用火地点只有1.2米的污水井进行有效的遮盖,动火前车间既没有到现场检查落实用火安全措施,动火时又没有看火人(监护人)在场,致使电焊火星落到污水井中,引燃井内的瓦斯气,发生爆燃,并窜入污水明沟,引发大火。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万多元。危险化学品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A.引发职业中毒。 B.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C.引发地质灾害。 D.引发环境污染。 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发生爆燃事故。事故经过:某年2月,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在焊接一处管线连接处时,没有对距用火地点只有1.2米的污水井进行有效的遮盖,动火前车间既没有到现场检查落实用火安全措施,动火时又没有看火人(监护人)在场,致使电焊火星落到污水井中,引燃井内的瓦斯气,发生爆燃,并窜入污水明沟,引发大火。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万多元。在焊割动火作业中,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下列选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A.动火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B.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报告班组长。 C.动火前必须清除动火地点周围可燃物。 D.动火后必须彻底熄灭余火。 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发生爆燃事故。事故经过:某年2月,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在焊接一处管线连接处时,没有对距用火地点只有1.2米的污水井进行有效的遮盖,动火前车间既没有到现场检查落实用火安全措施,动火时又没有看火人(监护人)在场,致使电焊火星落到污水井中,引燃井内的瓦斯气,发生爆燃,并窜入污水明沟,引发大火。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万多元。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可燃液体的是 A.四氯化碳。 B.三甲苯。 C.环已烷。 D.乙二醇。 某原油罐着火爆炸事故。事故经过: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某原油库2.3万立方米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燃烧了4个多小时后,热量使得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撒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米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米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汽油外漏。约1分钟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像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米高的矮墙,进入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的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有一部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泵房、计量站、加热炉。部分外溢原油造成了海洋严重污染。事故发生后,先后排除了人为破坏、明火作业、静电引爆等因素和实测避雷针接地良好。据当时的气象情况和有关人员的证词,发现当时该地区为雷雨天气。请分析事故原因和应吸取的深刻教训 螺栓既少又短,试压爆炸。事故经过:1986年3月15日19时35分,某石油化工总厂化工一厂一车间常减压装置大检修前,由核工业部第五安装处在装置东面17米外空地上对新制成的重叠式换热器进行气密性试验。换热器每台有40个螺孔,在试验时换热器B装了13个螺栓,换热器A装了17个螺栓。试压环比原封头法兰厚4.7厘米,试压环装上后仍用原螺栓。螺栓与螺母装配时两头不均匀。试压过程中,换热器(B)试压环紧固螺栓拉断,螺母脱落,管束与壳体分离。重4吨的管束向前冲出8米,把前方黄河牌载有空气压缩机的汽车大梁撞弯,冲入车底,整台汽车被横推移位2-3米;重2吨的壳体向相反方向冲出,与管束分离后飞出38.5米,碰到地桩停止;换热器A、B连接支座螺栓剪断,连接法兰短管拉断,重6吨的换热器A受壳体断开短管处喷出气体的反作用推力,整个向东南方向移位8米左右,并转向170度。现场共有9人,4人不幸死亡。请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喷管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