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土地估价实务基础题库>第五章收益还原法题库

问题:

[问答题,计算题] 现选取一可比不动产实例,成交价格为10000元/m2,成交日期为2000年7月。假设2000年1月至2001年7月,该类不动产价格平均每月上涨1%;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该类不动产平均每月下降0.2%,则该可比实例进行交易日期修正后2002年1月不动产价格为多少?

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中风险识别的内容,说法有误的是()。 ["根据引起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发散的危害环境事故起因,将风险类型分为火灾、爆炸和辐射三种","风险识别的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准备和物质风险识别两部分","风险识别中进行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指主要收集建设项目工程资料、环境资料和事故资料,为进行物质风险识别和生产设施风险识别提供基础资料","风险识别中物质风险识别指对项目所涉及的原材料及辅料、中间产品、产品及"三废"污染物,按其危险性或毒性,进行危险性识别"] 关于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跌倒时肘后着地致伤","B.青壮年人多见","C.较屈曲型损伤多见","D.骨折近端向后下方移位","E.属于直接暴力损伤"] 某工程监理公司承担施工阶段监理任务,建设单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承包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对省内与省外投标人提出了不同的资格要求,并规定2014年10月30日为投标截止时间。甲、乙等多家承包单位参加投标,乙承包单位11月5日方提交投标保证金,11月3日由招标办主持举行了开标会。但本次招标由于招标人原因导致招标失败。建设单位重新招标后确定甲承包单位中标,并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开始后,建设单位要求提前竣工,并与甲承包单位协商签订了书面协议,写明了甲承包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采取的措施和建设单位应支付的赶工费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经调查组技术鉴定,认为是甲承包单位为赶工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造成的。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导致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质量事故发生后,建设单位以甲承包单位的行为与投标书中的承诺不符,不具备履约能力,又不可能保证提前竣工为由,提出终止合同,甲承包单位认为事故是因建设单位要求赶工引起,不同意终止合同,建设单位按合同约定提请仲裁,仲裁机构裁定终止合同,甲承包单位决定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脊柱骨折病人急救运送方法正确的是() ["一人背负搬运","一人抱持搬运","二人抱持于硬板上搬运","二人平托于软担架上搬运","三人平托于硬板上搬运"] 以爪形手为典型表现的骨折并发症为() ["关节僵硬","愈合障碍","损伤性骨化","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性骨坏死"] 现选取一可比不动产实例,成交价格为10000元/m2,成交日期为2000年7月。假设2000年1月至2001年7月,该类不动产价格平均每月上涨1%;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该类不动产平均每月下降0.2%,则该可比实例进行交易日期修正后2002年1月不动产价格为多少?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