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题库>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题库

问题:

[多选] 劳动法律关系包括()。

A . 主体
B . 客体
C . 权利
D . 义务
E . 内容

甲公司向银行贷款,并以所持乙上市公司股份用于质押。根据规定,该质权设立的时间是() A、借款合同签订之日。 B、质押合同签订之日。 C、向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 D、权利凭证交付之日。 甲公司出卖一批钢材给乙公司,订立合同的日期是2011年3月1日,乙公司在2011年3月5日支付第一笔货款,甲公司按照合同规定于3月10日将钢材运至乙公司,乙公司验收,并于3月15付清剩余的货款。这批钢材的所有权转移时间是() A、3月1日。 B、3月5日。 C、3月10日。 D、3月15日。 劳动法律行为应当符合的基本要求是()。 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包含建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法律关系的意图。 意思表示必须完整地表达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和终止的必须内容。 行为人必须以一定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意图表示于外部,可以由他人客观地加以识别。 劳动法律行为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劳动法律行为不依当事人的主观需求为转移。 2011年2月15日,A公司与B银行就借款事宜口头达成协议,3月23日签订一份借款合同。并以厂房设定抵押,于4月8日签订了抵押合同,5月11日抵押合同依法办理了登记。该抵押权的设立时间为() A、2月15日。 B、3月23日。 C、4月8日。 D、5月11日。 根据规定,当事人以下列财产设定抵押,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的是() A、正在建造的学校教学楼。 B、正在建造的商品房。 C、正在建造的列车。 D、汽车。 劳动法律关系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劳动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分别为:
①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即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
②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即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③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