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三基(临床输血学)题库>第三章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题库

问题:

[单选] 全血的输注剂量是以何种指标增加予以衡量

A . 血压
B . 血红蛋白
C . 心率
D . 脉搏

一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经抢救治疗半月,自觉症状消失,查体无阳性体征,痊愈出院。近日渐感四肢无力,双下肢行走困难。查体:四肢肌肉萎缩,双上肢肌力Ⅳ~Ⅴ级,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降低。肌电图示周围神经病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迟发性周围神经病。 B.末梢神经炎。 C.中毒性脑病后遗症。 D.周期性瘫痪。 E.脊髓前角病变。 女,26岁,服甲胺磷后昏迷半小时急送医院。查体:双肺满布湿性啰音。为治疗肺水肿,首选的药物是() A.哌替啶。 B.硝普钠。 C.阿托品。 D.毛花苷丙。 E.呋塞米。 在生理情况下,每天约有红细胞总数的几分之几衰老死亡 A.1/20。 B.1/120。 C.1/240。 D.1/360。 下列关于全血说法哪项正确 。 A.由于血浆存在,易引起输血过敏反应及血容量较大对某些患者可引起循环负荷过重。 B.全血内的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可以致敏患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C.全血内的血浆含有高浓度的抗凝剂。 D.以上均是。 患者男性,73岁,体重65kg。因食管癌进食困难已有2月余,诉乏力,极度口渴,尿少而色深。眼窝明显凹陷、唇干舌燥、皮肤弹性差。对该患者关键的治疗措施是() A.增加尿量。 B.补充营养。 C.防治酸中毒。 D.补充钠盐。 E.处理原发病。 全血的输注剂量是以何种指标增加予以衡量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全血的输注剂量是以血红蛋白的增加量来衡量的。较合理的方法是,在输血及输血后24小时,做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容积,然后据此进行剂量调整。输血总量及间隔时间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