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第三节伤寒、副伤寒题库

问题:

[单选] 35岁,男,持续发热8天,呈稽留热,伴有腹胀、腹泻,大便每天3~5次,偶有粘液,2年前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体查:体温38.8℃,心率65次/分,肝在肋下1cm,脾在肋下1.5㎝,血象:WBC4.0×10/L,N0.72,L0.28,粪便镜检:WBC0~5/HP,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B.急性血吸虫病。C.伤寒。D.阿米巴痢疾。E.急性病毒性肝炎。

问题:

[单选] 男,35岁,反复发热30天,患者持续高热10天时,当地医院曾给予氯霉素治疗,5天后热退出院,出院后未接受任何治疗,2周后再次出现发热,体查:体温38.5℃,肝在肋下2cm,脾在肋下1.5cm,血象:WBC3.0×10/L,N0.70,L0.30,肝功能检查:ALT200U/L,TBIL16μmol/L,大便隐血试验(++),最可能的诊断是()

A.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B.慢性细菌性痢疾。C.病毒性肝炎。D.伤寒复发。E.阿米巴病。

问题:

[单选] 男,25岁,稽留高热已3周,伴腹胀、腹泻入院,当晚突然出现腹痛,体温骤降至35.5℃,脉搏120次/分,血压60/45mmHg,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血象:WBC18.0×109/L,N0.88,L0.12,肥达反应H1:320,O1:320,OXA1:80,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肠出血。B.阑尾炎穿孔。C.胆囊炎胆囊穿孔。D.阿米巴痢疾肠穿孔。E.伤寒肠穿孔。

问题:

[单选] ,35岁,农民,持续发热14天,伴腹泻7天,大便稀,4~5次/天。4小时前突然右下腹剧痛,随后感心慌、出汗、腹胀,下腹广泛压痛,右下腹明显,有肌紧张及反跳痛。血象:WBC19.6×109/L,N0.92,L0.08,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血吸虫病并发阑尾炎。B.阿米巴痢疾并发肠穿孔。C.肠结核合并结核性腹膜炎。D.伤寒并发肠穿孔。E.急性细菌性痢疾。

问题:

[单选] 小儿伤寒特点不正确的是()

A.发热以弛张型为多。B.胃肠道症状不明显。C.肝脾肿大较常见。D.易并发支气管肺炎。E.病死率较低。

问题:

[单选] 关于伤寒的一般治疗,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按肠道传染隔离。B.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C.为防便秘应多食含粗纤维的食物。D.补充水分及电解质。E.便秘时用开塞露。

问题:

[单选] 可用于调查伤寒慢性带菌者的抗体是()

A.H抗体。B.O抗体。C.E抗体。D.M抗体。E.Vi抗体。

问题:

[单选] 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B.中毒性心肌炎。C.溶血尿毒综合征。D.中毒性肝炎。E.肠穿孔。

问题:

[单选] 关于伤寒,不正确的是()

A.伤寒是消化道传染病。B.伤寒的病程的第2~4周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C.肥达反应阳性,说明抗体已产生了对伤寒的免疫力。D.喹诺酮类药物对伤寒治疗有效。E.嗜伊红细胞计数对伤寒的诊断和预后有参考意义。

问题:

[单选] 伤寒确诊阳性率最高的检查为下列哪项()

A.粪培养。B.尿培养。C.胆汁培养。D.骨髓培养。E.血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