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702文学理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一、填空题
1. 从文学作品的本文共性入手,由表及里可把本文分为三个层面,即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学言语层面; 文学形象层面; 文学意蕴层面
【解析】本文层次是在西方本文层次论启发之下,立足于中国古典本文层次论建立的结构之学。它从文学作品的本文共性入手,由表及里地把本文分为言、象、意三个层次,即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
2. ______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
【答案】语言
【解析】题干这一命题包含两层意思:
①语言是文学的物质媒体,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用语言创作的,一切文学作品也都需要通过语言来欣赏; 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的物质存在。
②语言也是文学的审美要素,人们阅读文学,不仅是欣赏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形象,富有个性特色的语言本身也会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因此文学又被称为语言的艺术。
二、简答题
3. 什么是布莱希特所说的陌生化效果? 陌生化效果与什克洛夫斯基的“奇特化手法”有无内在关联?
【答案】(1)陌生化效果的含义
布莱希特在分析中国戏剧的表演艺术时,使用了“陌生化”效果这一说法。史诗体戏剧中的“陌生化”技巧,是一个与“戏剧体戏剧”中的“共鸣”技巧相对应的概念。布莱希特认为,对一个事件或人物进行陌生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事件和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
布莱希特以李尔王由于他的女儿们对其忘恩负义而产生愤怒为例作了说明。采用共鸣技巧表演的演员,能够表演出这种愤怒,并能使观众把愤怒看做人世间自然的事情,观众与李尔王完全融合在一起,观众自己掉到愤怒的情绪里去了。而采用陌生化技巧的演员则刚好相反,演员表演的李尔王的愤怒可能使观众感到惊讶,演员可以不表现李尔王的愤怒而去表现其他反应。这样,李尔王的立场将被陌生化。
在《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一文中,布莱希特将中国戏剧作为运用陌生化效果的典范加以阐述。“史诗戏剧”陌生化效果的内涵,就是强调戏剧表演中演员和观众的理性因素,主张破除舞台造成的“生活幻觉”,使观众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在看戏,从而与舞台演出保持情感和理智上的距离,并对戏剧所反映出的现实进行思考和判断。
(2)陌生化效果与什克洛夫斯基的“奇特化手法”有内在关联
①什克洛夫斯基的“奇特化手法”的含义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多次重复的动作在变为习惯的同时,也就成为了自动的,而自动的感知正是旧形式导致的结果。为了打破感知的自动性、机械性,就需要采用“奇特化手法”,创造新形式,使人们的感知从自动性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到原初体验的准确观察与感知状态。
在俄国形式主义看来,艺术的过程,就是事物的“陌生化”,就是使事物复杂化的手法,就是设法增加感受的难度,从而延长感受的时间,同时,艺术的创作过程和鉴赏过程也就成了“加密”和“解密”的过程。这就导致了诗歌也即文学并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再现,相反,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甚至变形、异化。
②陌生化效果与什克洛夫斯基的“奇特化手法”的关系
布莱希特所说的陌生化效果与什克洛夫斯基的“奇特化手法”都是要求艺术创作中要有独特性和反常规性,前者是就戏剧这种文学形式而言,后者以论诗歌为主从而引申到所有的文学创作。前者针对戏剧表演而言,后者更注重文学语言的革新。
4. 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
【答案】(1)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叙事中的事件包括从大到小的不同层次,是分析叙事的基本单位。
(2)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由事件组成,因此也可以说情节是较大的事件。但情节又不同于一般的事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情节必须体现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②情节必须表现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
5. 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 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答案】(1)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①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②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
(2)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
①一切现实中存在的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包括一些假象。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则是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内蕴的揭示,作为自己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其创造的假定性的情境之中。因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体现着主体对生活的能动性认识和把握。
②就揭示和表现客体世界内蕴的价值追求而言,文学创造与科学活动是相通的; 但是科学活动讲求客观性。文学创造的认知则具有浓厚的主观性,即追求建立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的真实。与讲求实证性、精确性的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是
作家“诗艺”性创造的产物,因而极富情感的感染力和心灵的震撼力。
6. 如何理解传统诗沦中的“点铁成金”?
【答案】(1)“点铁成金”的出处
“点铁成金”出自宋代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原指用手指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点铁成金”说,实质上是黄庭坚诗文理论的方法论,是解决诗歌创新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并不是诗歌的本质论和风格论,也不是强调形式重于内容的武器。如何做到平淡之语出奇境,言有尽而意无穷,他指出一条具有操作性的方法,避免流于不切实际,即“点铁成金”。
(2)“点铁成金”的基本含义
①肯定了文化的自然传承以及向古人学习对于诗文创作的重要意义,如杜甫集众家之长,学习古人,精于炼字又浑融流转、出神入化;
②化用前人诗句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使自己的诗句了无古人的痕迹,和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浑然一体、自然天成,化腐朽为神奇。
(3)“点铁成金”说的局限性
①取古人陈言进行点化而使之翻新,本身失去了文学的原创性,只落第二义;
②能否做到以故为新、化腐朽为神奇,一旦失败反会将诗歌创作引入狭窄的歧途。
7. 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一段话作出评述:“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语)
【答案】(1)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
①艺术概括所发掘和表现的普遍性能创造巨大的艺术效应。
②艺术概括是以对特殊的即富有特征的事物的观照和描述为途径的,即从个别到一般; 同时作家还要对这些事物加以提炼、加工和改造,即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③艺术概括是创造艺术真实的基本途径。
(2)评述
鲁迅的这段创作谈道出了艺术概括的基本内涵,即艺术概括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8. 怎样理解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
【答案】(1)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对于文学的情形归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