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类型:[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压缩机到场后,应如何组织验收?
【案例四】 某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作为总承包承接一项汽油罐区扩建工程,工程内容包括新建2台3000m³的汽油储罐、压力为5MPa的汽油输送工艺管线安装及其他相配套的工程。合同约定:工程所使用的管材和压缩机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其他材料由总承包单位负责采购。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的情况: 情况1:总承包单位拟将输送汽油的工艺管道工程分包给具有GC2资质的专业公司,业主认为不妥,总承包单位只能自己对工艺管道进行施工。 情况2:在汽油储罐罐底的焊接过程中,由于总承包单位未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导致汽油储罐罐底的变形过大,监理工程师要求其进行整改。 情况3:在输送汽油的工艺管道施工完毕后,总承包单位组织了质量评定验收,并填写了质量验收记录。 情况4:建设单位在满足联动试运行的条件后,及时组织了联动试运行,并达到了相关标准。 问题:压缩机到达施工现场后,应按如下程序进行验收:(1)压缩机施工现场验收应由业主、监理、生产厂商、施工方有关代表参加(2)对进场压缩机包装物的外观检查,要求按进货检验程序规定实施。(3)压缩机安装前的存放、开箱检查要求按压缩机存放、开箱检查规定实施;压缩机验收的具体内容,结合现场的实际,按规定的验收步骤实施。(4)若压缩机为进口设备,首先应办理报关和通关手续,经商检合格后,再按进口设备的规定,进行压缩机进场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