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这一数据反映出() ["A.科技教育成为私学的主要内容","B.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C.理学传播成为官学主要教育内容","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用含硫量较高的生铁来炼钢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使用较多的生石灰","加入较多的焦炭","加入较多的硅铁","掺入含磷较高的废钢"]
八世纪初中期,唐朝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富。”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背景是() ["A.平定“安史之乱”的影响","B.军政合一地方机构设置的影响","C.对少数民族首领实行羁縻政策所致","D.加强边疆地区军事防务所致"]
在实验室闻到类似碘酒的气味,寻“味”而去,发现实验台上棕色瓶内装有固体碘。据此不能说明的是() ["A.碘易升华","B.分子在不断运到","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可以再分"]
史书载:皇帝要破格提拔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驳回诏书。皇帝向韦弘景、薛存庆解释提拔刘士泾的理由,任命诏书最终才得以颁布执行。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 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 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 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 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